防校园欺凌告家长的一封信
防校园欺凌告家长的一封信
尊敬的各位家长:
大家好!
校园欺凌,一直以来是青少年们成长道路上的一大隐患,已经成为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工作。为了防患于未然,在这里给各位家长以及同学们提供以下有关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,希望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,期盼通过家校联手,共同打造和谐文明的校园,为孩子提供安全文明的学习生活环境。
一、什么是校园欺凌?
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(个体或群体)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、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、侮辱,造成另一方(个体或群体)身体伤害、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,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。
主要表现:
主要表现为身体强壮的学生欺负弱小的学生,令其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。
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的,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;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;有时是集体欺负一人。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,而且受害者怕事,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,因此,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。
二、同学之间的欺凌为何这么多?
近年来,校园暴力呈现低龄化、群体性、网络化特点,女生之间的暴力逐渐增多。有专家分析,这其实是长期积淀的社会问题——家庭教育缺失的外露。
原因1:过分溺爱,孩子唯我独尊。
原因2:缺少关爱,心理灰暗。有些爸妈忙于生活,忽略了对孩子的沟通和心理辅导。
原因3:学生法制观念薄弱。
原因4:对影视、动画、游戏的模仿。
三、欺凌的形式——主要包括4种
1、肢体欺凌:推撞、拳打脚踢以及抢夺财物等,是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。
2、言语欺凌:当众嘲笑、辱骂以及替别人取侮辱性绰号等,是不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。
3、社交欺凌:孤立、杯葛以及令其身边没有朋友等,是不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。
4、网络欺凌:在网络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网络言论、曝光隐私以及对受害者的照片进行恶搞等,是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。
四、校园欺凌的角色
欺凌者——发动欺凌行为,还带领其他同学参与
被欺凌者——受到欺凌
协助者——跟随欺凌者,直接参与欺凌行动
旁观者——置身事外
五、校园欺凌有哪些危害?
对于施暴者而言:
给他人带来伤害,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,要受到学校老师的严肃批评教育,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。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的认可,最终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。
对于受害者而言:
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;易造成性格懦弱、自卑,缺乏信心和勇气;造成心灵的阴影与伤害;厌学甚至辍学。
校园欺凌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未来成长密切相关,绝不是可以忽视的“小事”。
六、警惕!可能受到校园欺凌的信号
1、身体伤痕,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、抓伤等人为伤痕。
2、孩子衣服、鞋子、文具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破损。
3、如厕习惯改变,比如孩子非得回家才上厕所。
4、回到家常带着伤心、沮丧情绪,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伤害。
5、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行为。
6、孩子非常不想上学,甚至逃学,装病请假。
7、不停索要、甚至偷窃家里的钱物。
8、拒绝谈论学校的事情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,或闪烁其词。
9、携带或试图携带“保护”工具(棍子、刀等)去学校,并且表现出“受害者”的肢体语言,如拒绝眼神交流、耸肩弓身等。
10、失眠、噩梦、尿床等。
七、遇到校园欺凌,我们应该怎么做?
(一)作为学生
1、保持镇定。
2、求救,上学和放学路上要尽量结伴而行,避免单独一人行走。
3、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,如遇危险情况一定要以自身安全为先,尽可能拖延或者先满足其要求,事后再向老师或家长报告。
4、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。同学之间保持良好互动关系,不要因为小事而产生怨恨。如遇矛盾,可寻求家长或老师的帮助。
5、及时报告。不管遭遇怎样的恐吓,一定要及时向老师或者家长报告。
6、拨打“12345”法律援助热线等咨询,有些学生担心被威胁,不敢向老师、家长报告,可以通过电话、网络等形式向有关机构咨询和反映,寻求法律途径获得救助。
(二)作为受害学生家长
1、直接与孩子讨论。孩子会因羞耻尴尬不愿谈论要适时鼓励,让他们知道可以信任你,随时可以得到你的协助。
2、及时与老师和学校沟通反馈具体情况,加强孩子的行为关注及心理疏导。
3、如果施暴情形发生在往返学校的路上,应安排较年长的学生陪同上下学,或亲自接送孩子直到问题解决。
4、如果孩子内向害羞而缺少社交,应多帮他安排兴趣相符的社团活动,培养孩子适当的社交技巧并且建立自信心。
(三)作为施暴学生家长
1、清楚地告诉孩子你不能容许这样的行为,决不能接受孩子“只是好玩”之类的理由。
2、安排一个有效而非暴力的惩罚。
3、增强对孩子活动的掌控,花时间陪孩子并为他们制定规范。
4、与学校合作矫正孩子的攻击行为,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。
5、避免让孩子收看有暴力的电视影片、卡通或是玩暴力的电玩。
6、确保孩子没有看到家庭成员间的暴力行为,家庭中暴力行为的模仿会导致他在学校使用暴力。
(四)作为教师,我们承诺
1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。向学生普及基本的法律法规,教导学生应该怎么做、不能怎么做。
2、教育学生分清是非,慎重交朋友。要鼓励学生正确交友,交品德好行为正直的朋友,并及时掌握学生与同学交往的情况。
3、关注校园欺凌高发时段和区域,多注意,多监督,早发现、早控制。
校园,是文明的殿堂,是一方净土;校园里应该是鸟语花香、欢声笑语、书声琅琅。然而却时不时地看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,给原本祥和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。学校、家庭、社会要联起手来,严防校园欺凌,共筑安全长城,确保孩子们健康、快乐成长!
甪直高级中学
2024年3月15日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